我國鋁制散熱器3年來得發(fā)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單純鋁制散熱器,1976年—1998年,包括壓鑄鋁散熱器漏水,遭遇冷落。經歷了23年漫長的發(fā)展歷程,逐漸提高了人們認識,進而有突出得變化發(fā)展。
第二階段是防腐型鋁制散熱器,1999年至今。從頻繁漏水事故中,人們終于明確的認識到,鋁制散熱器最怕堿性水腐蝕,這正是我國北方絕大多數(shù)使用的大鍋爐直供熱水呈堿性所致。為解決鋁制散熱器的腐蝕問題,1999年開始出現(xiàn)2種辦法:一種是被動防腐,即在通水內腔上涂料,化學度鎳磷,或噴塑,其中用的最多的是較經濟的涂料內防腐。最初用武漢的TY-3318,突出的有“鋁制散熱器內防腐代表及生產基地”隴星,繼之首,森德“無限”。進10年來的使用證明,涂料內防腐不可靠,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正如業(yè)內一位專家博士所說:搞涂料內防腐是在是無奈之舉,搞了比不搞強點,但不搞的不見的出問題,搞了的不見的不出問題。這是精辟分析之言,我認為涂料內防腐是誤導,沒抓住關鍵問題,費力不討好,分散了人們規(guī)范供熱水質和運行管理的努力。
另一種是主動防腐,即規(guī)范供暖水質或采用耐腐蝕的材質。1999年山東高密首先推出全銅水道的銅鋁復合散熱器,很快便風靡全球,成為最暢銷的散熱器之一,通常銅的耐腐蝕率是鋼的25倍故其使用壽命長。為降低成本,相繼出現(xiàn)了鋼鋁,不銹鋼鋁復合散熱器,都能有效提高防腐能力。2004年12月15日,北京市率先執(zhí)行地方標準DBJ01-419-2004《供熱采暖系統(tǒng)水質及防腐技術規(guī)程》在業(yè)內開了個好頭。全國通行的規(guī)范供熱系統(tǒng)水質標準正制訂中。它將從根本上解決鋁制散熱器的主動防腐問題。
無論是涂料內防腐或采用復合鋁制散熱器,都是過渡性的。當規(guī)范供暖水質和運行管理后,它們都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近年大量涌現(xiàn)的以浙江為主的壓制鋁散熱器,是前兩個階段的合成繼續(xù)。是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形成,他們大多出口,成為我國繼出口鋁制散熱器滯后的第二大出口散熱器產品。這是件好事,將改善我國散熱器產品結構。
有人說,現(xiàn)行供暖系統(tǒng)的堿性水質是影響鋁制散熱器的“原罪”之一,這說法不妥、不科學、不客觀。鋁制散熱器的致命弱點是最怕堿性水腐蝕,這是由于其金屬性所致,在中學的理論化學課中都已學習知曉,難道就忘了嗎?把它定位鋁制散熱器的發(fā)展之“罪”!對任何材料都應用其長弊其短,對鋁制散熱器明確是使用條件:只適用于PH=5—8的中性熱鎳水。抓住這根本點,就能處理各種情況:對北方大多使用的鍋爐直供水,PH=10—12,不能用,二對其經熱交換后的二次供熱水PH=5—8,可用;對南方、北方使用燃氣壁掛爐的獨立供暖系統(tǒng),中性水PH=5—8,可用。對于超過此范圍熱水,只能采用水道為銅的、不銹鋼的或者是鋼和復合型鋁制散熱器,具有涂料內腐蝕的鋁制散熱器也可用,但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