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育雛準(zhǔn)備工作之清洗和消毒
肉雞的育雛階段非常重要,幾乎可以占到整個肉雞養(yǎng)殖重要性的50%。
做好肉雞育雛工作好處有以下幾點:
(1)增強雛雞對疾病的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2)為育成期提高均勻度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3)有利于卵黃的吸收,釋放出母源抗體,增強抗病力。
育雛做的好,離不開充分的準(zhǔn)備,其中之一就是要做好育雛前雞棚的清洗和消毒。
現(xiàn)在肉雞價格在歷史高位運行,幾乎沒有空棚,大家肉雞養(yǎng)殖的積極性很高,恨不得這批雞出欄后,下批雞立馬進入。
這樣做是不可取的,會大大提高疾病疫情的發(fā)生,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這批雞出欄后,下批雞接苗前,還是要對雞棚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
上批雞子出欄后,這批雞苗來之前,要整理雞棚。
我稱這個階段為整理期。
在整理期,要體現(xiàn)一個“凈”。
(1)舍內(nèi)外所有與上批雞子有關(guān)的有用的、沒有用的物品全部清理干凈,所有物品全部清理到固定地方,進行分類處理。
(2)把舍內(nèi)外所有雞糞和墊料清理打掃干凈,雞舍內(nèi)外見不到雞糞、墊料、羽毛、垃圾。
(3)用高壓水槍對雞舍的屋頂、墻壁、地面、網(wǎng)床、風(fēng)扇等進行沖洗,徹底沖刷掉附著在上面的灰塵和雜物,最后清掃、沖洗雞舍地面。
(4)沖洗工作完成后,要清理干凈舍內(nèi)的所有存水,促進舍內(nèi)盡快干燥,因為干燥是最廉價的消du劑。
所有含有“生物”兩個字的,都離不開水分,病原微生物也同樣離不開水,所以,干燥是最廉價的消du劑,平時消毒過后也要促進盡快干燥,消毒后再干燥效果更好。
(5)雞舍沖洗干凈后,要沖洗舍內(nèi)外下水道,排水溝,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消毒目的是殺死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藥液浸泡,熏蒸,20%石灰水。
藥液浸泡:
用百毒殺、2%戊二醛水溶液等消du劑,按照說明規(guī)定濃度對需要消毒用具進行浸泡,一般需要浸泡30分鐘以上。主要用于料槽,水槽等消毒。
20%石灰水消毒:
主要處理地面和墻壁,先把塊狀生石灰處理成粉末,然后按照20%的比例兌成液體,用上清液均勻潑灑地面和墻壁。
熏蒸消毒:
接雛前最后一次大消毒就是舍內(nèi)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是必須進行的消毒工作,它的作用是其它消毒方法無法替代的。
熏蒸消毒必須具有四個條件,效果才會好:
(1)舍內(nèi)溫度在25度以上;
(2)舍內(nèi)濕度70%以上;
(3)雞舍封閉不漏氣;
(4)育雛期所有物品備齊放入雞舍。
如果達不到以上四點,熏蒸的效果會打折扣的,
比如溫度如果達不到25度,許多病原體處于休眠狀態(tài),熏蒸消毒不能有效的把病原體殺死,
濕度的作用是為了增加病原體的活力,使消毒達到zui優(yōu)化,
密封的作用是為了讓舍內(nèi)消du劑濃度達到要求,
物品備齊是一次性都能消毒到。
新雞舍每立方米甲醛用42毫升,高錳酸鉀21克,開水42毫升,
老雞舍每立方米用56毫升,高錳酸鉀28克,開水56毫升,
混合在一起,自然反應(yīng)。
雞舍封閉24小時以上,如果不急著進雞苗,可以在進雞苗前三四天的時候再開門窗透氣。
熏蒸消毒zui好在進雞苗前7-10天進行。
為了進出雞舍消毒方便,建議在雞舍的門口設(shè)立消毒池,消毒液一般2天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