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壓力監(jiān)測空氣壓力波系統(tǒng)預防血栓形成
通過振動排痰機使用前后的觀察指標比較,結果顯示,病人在使用排痰機前后心率、血壓、PaCO 變化不大,而PaO。、氧合指數(shù)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振動排痰對促進痰液排出,改善病人肺的氧合有一定作用。由于本組所觀察病人均為機械通氣病人,對進行振動排痰護理操作有較高要求:
操作前要求病人停鼻飼1 h以上,以減少反流。
體位的選擇。有研究顯示,俯臥位振動排痰效果更佳l4]。本組病人以側臥為主,操作前咨詢醫(yī)生哪些部位痰液較多,以選擇合適的體位,及對重點部位進行叩擊、振動,有利叩擊后的痰液引流。
水平律動沒有傳統(tǒng)呼吸器的肺傷害
傳統(tǒng)上的換氣支持方法是使用氧氣罩或呼吸器。與傳統(tǒng)的呼吸器比較,水平律動雖然不能取代,但卻有它的優(yōu)勢,那就是不會造成侵入性的肺部傷害。人們在呼吸困難或無法呼吸時會用到機械帶動的呼吸器,無論那種類型的呼吸器,基本上是需要先做氣管插管,以便建立聯(lián)結到肺部的氣體通路,然后施與不同頻律的正壓氣流,(幾種常見的呼吸器頻率: 持續(xù)性呼吸器 0.3 赫茲,高頻振蕩呼吸器 12 赫茲,高頻噴射呼吸器 12 赫茲,高頻呼吸器 22 赫茲);這些呼吸器從外面打氣,對于肺部是一種正壓,使用一段時間的正壓氣流后,通常會對氣管與肺泡壁造成組織的高壓剪力,形成過高的胸內(nèi)壓,并造成血流動力學的惡化,導致所謂的“呼吸器引貣的肺損傷”( Ventilator-associated lung injury, VALI )。
商品參數(shù)
1:上肢套筒無拉鏈設計,下肢全腿套筒足部上下擠壓而非左右擠壓
2:各腔均可單獨設置關閉和開啟
3:有從遠心端向近心端序貫充氣及從近心端向遠心端蠕動充氣二種充氣方式自動組合成的動脈模式,適用于下肢動脈缺血病人,提供文件證據(jù)。
4:有從近心端到遠心端逐步向上排擠的模擬手工淋巴引流模式,適用于水腫病人,提供模式示意證據(jù)
5:套筒為4腔重疊氣囊
6:套筒均為醫(yī)用級TPU材料并為圓周壓力設計
7:不少于4種治療模式可選
8:壓力20-200mmHg可調(diào)
9:工作時間0-60分鐘或連續(xù)運行可設置
10:可做單肢或同時治療2個
實時壓力監(jiān)測空氣壓力波系統(tǒng)預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