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用原則
鋼材的選擇基本原則是:安全、經(jīng)濟、可靠、合理。在鋼結構設計中鋼材的選擇首先要確定所用鋼材的牌號,其次要提出應有的力學性能和化學成分保證項目。
2. 選擇鋼材需要考慮的因素
結構的重要性:根據(jù)《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 (GB 50068— 2001) 判斷建筑結
構的重要程度(重要、一般或次要)及安全等級(一級、二級或三級),對重型工業(yè)建筑結
構、大跨度結構、高層或超高層的民用建筑結構或構筑物等重要結構,應考慮選用質最好的鋼材。對一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結構,可按工作性質分別選用普通質量的鋼材。安全等級不 同,要求的鋼材質量也應不同。
荷載情況:荷載可分為靜荷載和動荷載兩種。直接承受動荷載的結構和強烈地震區(qū)的結構,應選擇綜合性能好的鋼材。一般承受靜荷載的結構可選用價格較低的鋼材。
連接方法:鋼結構的連接方法有焊接和非焊接兩種。由千在焊接過程中,會產(chǎn)生焊接變形、焊接應力以及其他焊接缺陷,如咬肉、氣孔、裂紋、夾渣等,有導致結構產(chǎn)生裂縫或脆性斷裂的危險。因此,焊接結構對材質的要求應嚴格一些。例如,在化學成分方面,焊接結構必須嚴格控制碳、硫的極限含扯;而非焊接結構對含碳量可降低要求。
工作條件:鋼材處于低溫時容易冷脆,因此在低溫條件下工作的結構,尤其是焊接結 構,應選用具有良好低溫脆斷性能的鎮(zhèn)靜鋼。此外,露天結構的鋼材容易產(chǎn)生時效,有害介質作用的鋼材容易腐蝕、疲勞和斷裂,也應加以區(qū)別地選擇不同材質。
鋼材厚度:薄鋼材棍軋次數(shù)多,軋制的壓縮比大,厚度大的鋼材壓縮比小,所以厚度大的鋼材不但強度較小,而且塑性、沖擊韌性和焊接性能也較差。因此,厚度大的焊接結構應采用材質較好的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