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焊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焊件在電極之間預先加壓、將焊接部位加熱到所需溫度、焊接部位在電極壓力作用下冷卻。
1.加壓階段
加壓階段的作用是使焊件的焊接部位形成緊密的接觸點。所以電極壓力應在焊接電流接通以前既應達到焊接參數規(guī)定的數值。否則,如電流閉合瞬間的電極壓力不夠大,則接觸電阻就很大。于是在接觸電阻處產生很多熱量,造成金屬熔化,產生初期飛濺。這樣,焊件與電極都可能被燒壞。
2.加熱階段
加熱階段的時間很短,而且加熱的不均勻性很大。由于中間金屬柱部位的電流密度最大,所以加熱最為強烈。在電阻熱及電極的冷卻作用下,使焊點的核心加熱最快。焊點核心的金屬熔化、結晶后,在兩個焊件之間形成了牢固的結合。核心內的熔化金屬被塑性金屬環(huán)包圍,如果這個環(huán)不夠緊密,就會造成液體金屬外溢,形成飛濺。
3.冷卻結晶階段
冷卻結晶階段,又稱鍛壓階段。熔核是在電極壓力作用下冷卻結晶的。結晶開始于熔核周界的半融化晶粒,以枝晶形式沿著與散熱相反的方向生長。熔核結晶是在封閉的金屬模內進行的,所以不能自由收縮。電極的擠壓可使癥狀結晶的金屬變得致密,不至產生縮孔及裂紋。因此,電極壓力在焊接電流斷開、熔核金屬全部結晶后才能去除。